把握黃金搶救時間!以AI打造未來急診室,改善急診壅塞現象

把握黃金搶救時間!以AI打造未來急診室,改善急診壅塞現象

想像一下未來的急診室,病患一進到急診室後,醫師就收到病患的過去病史、來醫院前的救護處理步驟,即時偵測生命徵象是否危險。接著,醫護團隊為病患量測和檢驗體溫、血壓、X光、血氧等生理資訊,結果出爐後,電腦自動顯示醫學判斷建議,醫師快速掌握病患的病況,在最短的時間內初步治療。


系統持續追蹤病患的情況,需要住院者以最快速度移至空病床休養,已經能出院者亦可即時收到出院通知。減少病患大量等待的時間,得到醫護團隊更精準的醫療照顧,更減輕醫護團隊負擔,讓醫病關係更加友善。


臺大醫院急診部


導入AI使得就醫流程更加順暢


要改善急診壅塞現象,就醫流程暢通無阻,急診室必須採用智慧急診模式,背後的關鍵就是AI!


根據美國疾管局的資料,約50%醫院急診部皆遭遇急診壅塞、醫護資源不足以應付的窘境。然而在臺灣亦有同樣的景況,臺大醫院急診室長年面臨急診壅塞現象,早已超過醫護團隊的負荷,導致病患就醫流程不順,等待時間過久,醫護團隊勞心勞力,在極短時間內就要做出診斷決策,形成惡性循環。此外,急診室往往面臨無法適當監控病情的非預期事件,例如不預期心跳停止,或是在入住加護病房、急診過程中死亡等現象,急需急診警示系統。


「急診很需要AI!」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部主任黃建華指出,急診室有資訊化系統,但在時間緊湊的情況下,病人診斷千百萬種情況,醫師要在五分鐘內判斷病患的情況,挑戰很大。他說,「人腦記不得這麼多資訊,但AI可以。AI能整合大量資訊,提供急診醫師輔助決策建議。」


智慧急診能節省時間、有效利用空間、改善病患就醫流程,透過病患身上佩戴的手環所蒐集到的生理資訊,結合監控系統和護理師輸入的資訊,例如護理師註記「血壓低」、「臉色蒼白」,AI就能根據現有資訊快速分析,把可能的疾病風險標示出來。


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部主任黃建華指出,「透過AI,能整合大量資訊,提供急診醫師輔助決策建議。」


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及督導楊蓓菁亦分享護理實務經驗,過去護理師得手寫病歷及手寫核對藥單,並手動將病患的血壓、體溫等生理資訊輸入系統,但實務上可能因忙碌而未即時輸入資訊,也可能有輸入錯誤的情況。


有了AI幫忙,量測完生理資訊後直接上傳,醫師即時收到訊息,再透過醫護溝通平台即時聯絡,結合臨床檢視系統,危急情況自動發訊息給主治醫師,醫師就能立刻治療處置。楊蓓菁副主任指出,「AI讓急診過程能被醫護人員掌控,縮短病患就醫流程,醫護人員將能有更多時間與病患溝通及衛教。」


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專任主治醫師王暉智分析,臺大醫院資訊系統行之有年,2008年之後全面電子化,系統早已設置許多防錯機制,例如藥物劑量異常警示,或可避免護理師重複給藥。


然而,要做到智慧急診模式,系統需要具備思考邏輯和判斷能力,要讓AI進一步學習資深醫師的醫學判斷及敘述病情的方式,才能協助醫師做更好的判斷。


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及督導楊蓓菁指出,「AI讓急診過程能被醫護人員掌控,縮短病患就醫流程,醫護人員將能有更多時間與病患溝通及衛教。」


打造智慧急診流程五大關鍵


打造智慧急診流程,到底要怎麼做呢?科技部補助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(簡稱臺大AI中心)攜手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醫師團隊及華碩,透過Capstone計畫打造智慧急診模式。


智慧急診流程中包含五大關鍵:


1、急診就診時,透過AI強化急診流程中的電子化檢傷,用更多儀器輔助,讓急診檢傷更加精準、即時。


2、急診診治暫留期間,快速分析病史,用電子醫療病歷結合AI,發展有效預測模式,整合病患過去病史,在醫師問診完後,系統自動提示可能的疾病。


3、即時危險辨識,從病患來診及暫留階段,綜合病患特性、過去病史、主訴、此次就診病情、生理指標、檢驗數值報告等資訊,以AI分析預測,例如病患是否有心跳停止的可能性,即時警示醫師注意病患,降低病患安全風險。


4、及早安全離部,預測病患經治療後,是否能離開急診,轉至一般病房,以及多久能出院。藉由AI技術輔助,可減少病患於急診停留的時間。

5、針對不預期緊急事件發送早期警示,建構心跳停止事件的預後評估與治療建議,例如不預期心跳停止,或是加護病房住院及急診中死亡等特定緊急事件的評估與建議。


目前AI醫療團隊已取得臺大醫院總院區、新竹及雲林分院的多中心資料進行分析驗證,並將串接醫療作業系統,能即時取得資料,準備進行臨床研究計畫,接下來希望能讓警示系統全面上線。


串連醫療數據大挑戰


事實上,醫療業發展AI,並非易事。串聯龐大醫療資料的過程中,面臨許多挑戰。黃建華主任指出,「智慧急診模式,是臺大醫院內橫跨時間最久、也最大的資料集!」如何安全分享醫院資料,又能得到AI分析結果,是一大挑戰,「目前沒有落地應用的產品,智慧急診模式正在幫臺大醫院和後人舖路。」


「我們的挑戰是資料量很大,但卻只能解決一點點的問題!」黃建華主任坦言,相較於心跳、血壓等結構化資料,臨床上有許多非結構化的片段資料,例如:頭痛、拉肚子…等等的描述性詞彙。AI如何判讀,是判斷症狀嚴重程度的關鍵。


王暉智醫師表示,急診室常見的疾病診斷約有1500至1800種,其中100種診斷就佔了80%,剩下20%診斷的資料量不夠,AI就很難有效學習。他進一步指出,「多種類型的資料,才能讓AI學會判斷多樣性的變化!」一開始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將AI結合醫療系統,只是要解決流程的問題,例如急救救護系統、超音波教學等,但當時只針對各別功能開發,對整體急診運作的影響不大。

王暉智醫師分析,要改善智慧急診模式,還需要串連病患進急診室之前的資料,例如消防局的救護車,或是民眾自己記錄的健康資料。如此才能有效改善醫療流程,系統性地改善急診體系的運作,更有賴政府和各界一同努力。


隨著醫學進步發達,縮短就醫流程、增加醫護團隊方便性、提升病患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亦是臺大醫院急診室搭上這波AI醫療潮流的最大原因。未來,希望能用物聯網裝置,結合醫院影像資料,打造智慧急診應用場域。


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專任主治醫師王暉智分析,要改善智慧急診模式有賴政府和各界一同努力。


當AI進入急診室,將產生無限可能。未來急診室的美好想像,也將引領醫學界邁向AI革新浪潮。

  • 發佈日期 : 2020/11/30
  • 發稿單位 : 天下雜誌
  • 聯絡人 : 陳小姐
  • 電話 : 02-3366-5051
  • Email : puchen@ntu.edu.tw
  • 媒體連結 : 請點擊此處